摘要:巴菲特曾經說過,如果商學院的學生畢業以後,拿一個卡片來打洞,買一檔股票打一孔洞,那麼,終其一生,一定是卡片上洞洞最少的學生成為巨富。
巴菲特曾經說過,如果商學院的學生畢業以後,拿一個卡片來打洞,買一檔股票打一孔洞,那麼,終其一生,一定是卡片上洞洞最少的學生成為巨富。
“錢在這裡從活躍的投資者流向有耐心的投資者。許多精力旺盛的有進取心投資人財富漸漸消失。”
從我自己的交易單上可以看到,獲利最多的月份交易次數往往是最少的;相反,出現虧損的月份往往伴隨著頻繁的交易。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如果是順勢交易的話,需要做到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虧損的時候,需要及時止損,所以持股時間很短,表現出來就是在一段時間內交易次數比較多,盈利的時候,需要拿住單子,表現出來就是一段時間內交易次數減少。
無論是來自投資大師的教誨,還是自己的實踐都充分說明減少交易次數的重要性,這是從無數次金錢損失中獲得的深刻教訓。頻繁的操作,不但使得自己迷失方向,從一個彈坑跳到另外一個彈坑,卻無法躲避虧損射來的子彈,更別說帶來交易稅、手續費的巨大費用支出。
由此我們可否從限定自己開始,一個月交易次數一開始最多不能超過3次,習慣以後每月逐漸減少,慢慢的把少操作、不操作當成一種習慣。
交易取勝的關鍵不全是靠技術,也取決於你的心態。不追抄底摸頂,不頻繁交易,這是一個成功投資者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
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它有多少塊長木板,而是取決於其中最短的那塊木板。如果圍成木桶的木板絕大多數都是長的,惟獨有一塊是短的,那麼木桶裡的水就會從短木板處流走。這就是傳統的木桶理論,或曰“短板效應”。
市場中“長木板”相當於投資者的長處或優點,而“短木板”相當於人的短處或弱點。一般來說,投資者大多數都是有一定投資技能的,有的擅長基本面分析,有的擅長技術分析,但為什麼會常常出現投資失誤呢?原因就在於投資的最終收益往往不是取決於投資者擅長的方面,而是取決於投資者最不擅長的方面。
在所有的“木板”中,最短而又最重要的那一塊,莫過於投資者與生俱來的人性弱點。這些弱點包括缺乏耐性、貪婪恐懼、浮躁衝動、患得患失、隨波逐流、眼紅手癢、不甘寂寞,等等。一句話,總是跳不出圈外,從而總是迷失自己。
可以這麼說,只要你是一個心理正常的投資者,那麼以上人性的弱點肯定會或多或少的在你身上體現出來。但是在投資中,它恰恰就是那塊“短木板”,往往是致命的。而成功的投資人生,就是不斷克服“短板效應”的過程。
但是,做比說難上萬倍,知與行的距離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經歷一輪完整的牛熊轉換,不經過金錢的累累虧損,你是絕對體會不到的,因而也是很難成熟起來的。一旦你知了也能行了,而且成為一種習慣,那麼,你會發現成功的投資其實是,既簡單又快樂。
在進行交易前,務必先到
該券商的評價,初步判斷是否為黑平台想投資美股、外匯、期貨卻又怕被騙?最齊全的證券商資訊都在這
入金前,務必先下載金融市場反詐騙165:
,保障你的交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