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凭借在退出策略、企业架构与可持续金融领域的深厚积淀,Gustavo分享了关于区块链如何革新ESG整合、碳市场演进历程,以及WikiEXPO等平台在推动金融生态系统透明度方面的独到见解。
WikiEXPO迪拜展会圆满落幕之际,我们荣幸专访了Carter Capital Management(可持续数字资产管理机构)及Palmer Advisory and Consulting主席兼创始人Gustavo Antonio Montero。Palmer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先进金融科技,并提供数字技术解决方案的全球企业,业务涵盖区块链技术领域,该企业以应对全球数字资产与可持续发展产业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挑战为使命。在瑞士期间,Gustavo从零起步,创建并执掌渣打银行分行,曾担任Cramer Bank(财富管理)董事。作为退出策略与企业架构领域的专家,他更以XShares董事身份参与纽约证券交易所敲钟仪式,见证了首批碳信用ETF基金登陆资本市场的里程碑。

凭借在退出策略、企业架构与可持续金融领域的深厚积淀,Gustavo分享了关于区块链如何革新ESG整合、碳市场演进历程,以及WikiEXPO等平台在推动金融生态系统透明度方面的独到见解。
第一部分:构建可持续金融的未来
1.您长年深耕可持续金融与数字资产管理,在您看来,ESG原则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正如何对投资格局进行革命性重塑?
ESG原则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正通过构建全新的透明度与数据完整性层面,从根本上重塑投资格局。传统ESG投资长期受困于依赖企业自行申报且未经审计的数据,导致“漂绿”现象泛滥。而区块链作为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为这一“信任危机”提供了“可验证”的解决方案。从工厂用水量到供应商劳工标准等关键指标,均可直接永久记录于区块链,形成可验证的时间戳审计轨迹,供投资者核验企业可持续发展承诺。
深入数据核验层面,这种融合正在催生全新可编程的透明投资产品。通证化技术使得“智能”绿色债券等数字资产得以诞生——这类产品可编程设定为仅当达到特定经核验的环境里程碑时,自动释放资金或向投资者支付收益。该技术还支持太阳能农场、风力涡轮机等绿色基础设施的碎片化所有权,既降低中小投资者参与门槛,又为可持续项目开辟新融资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该技术正革命性推动供应链可追溯性,这对ESG中“社会”与“环境”维度至关重要。通过共享账本追踪商品从源头到终端的流转,区块链可为“无冲突矿产”“公平贸易咖啡”“可持续棕榈油”等声明提供可审计证明。这种颗粒化可见度使投资者能精准评估供应链风险,督促企业践行承诺,最终将可持续伦理实践直接嵌入金融架构。
2.作为首批碳信用ETF的推动者,您如何看待碳市场演进及其与通证化资产的整合?
必须指出,碳市场最初从《京都议定书》等监管框架演变而来,建立了企业交易排放配额的“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伴随这些合规市场,自愿市场逐步壮大,允许组织通过资助再造林、可再生能源等减排项目获取碳信用。然而传统市场长期存在痛点:透明度低、高度碎片化、流动性不足。缺乏透明化标准账本导致信用追踪困难,核销验证缺失,“抵消量”重复销售或申报乱象频发。
通证化资产整合标志着新一轮进化,旨在通过区块链技术破解遗留难题。在此新模式中,经注册机构核验的碳信用被“通证化”,在区块链上生成独特数字资产。这带来革命性透明度,从信用发行到“注销”(为申报抵消而永久销毁)的全生命周期均记录于不可篡改的公共账本。该流程通过编程杜绝双重支付,借助数字交易所24/7交易增强全球流动性,并向更广泛投资者开放参与,最终构建高效可信的气候行动金融基础设施。
3.基于您创办银行与初创企业的经历,在瞬息万变的监管环境中打造企业韧性的核心关键是什么?
在快速变化的监管环境中构建韧性企业的核心关键,在于扬弃僵化被动的合规模式,转向具备前瞻性的组织敏捷性。过去,合规常被视为孤立的法务职能,仅负责执行现行法规清单。而当下面临数据隐私、ESG与AI法规的持续演进,静态合规已不合时宜,甚至成为企业的负资产。具备韧性的企业将监管意识直接植入其核心战略与产品开发流程。这包括积极开展“趋势扫描”以预判未来的法律变化,并构建灵活、模块化的系统以便快速适应,将新法规视为可预见的商业常态,而非突发危机。
这种敏捷架构植根于两大支柱:一体化治理与适应性技术。运营层面,韧性意味着打破法务、IT、产品与运营间的壁垒,跨职能团队能快速分析新规对企业的影响并实施统一应对。技术层面,韧性取决于健全的数据治理。若企业不了解自身数据资产、存储路径及使用方式,便无法满足新隐私法规。通过投资适应性IT架构与清晰数据图谱,企业可以最小代价重构流程满足新要求,将合规从成本负担转化为可持续竞争优势。
第二部分:外汇市场ESG实践与WikiFX的角色
4.WikiEXPO将可持续性与创新融汇一堂,外汇与加密领域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对接ESG目标?
外汇市场主要通过宏观层面的投资筛选机制对接ESG目标,即在国家层面考量其可持续发展与治理状况。机构投资者与资产管理公司正日益将国家的ESG评分——例如其气候韧性、可再生能源采纳度及政治透明度——纳入其货币估值模型,而不仅仅关注利率与GDP。具备强劲ESG指标的货币(如瑞士法郎CHF或挪威克朗NOK),可能因其受气候事件或社会动荡引发的系统性风险较低而受到青睐。这种资本流向从而激励各国政府推行更优化的环境与社会政策,有效地将日均交易额超过7万亿美元的外汇市场,转变为奖励可持续国家治理的机制。此外,与ESG挂钩的外汇产品(例如与绿色债券表现挂钩的货币对冲工具)的兴起,直接将货币交易与可持续金融成果紧密连接。
在加密领域,实践ESG的核心在于化解工作量证明等能耗型共识机制带来的巨大环境负担。主流加密货币(如以太坊)向权益证明机制的转型,已显著降低能耗超过99%,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环境”解决方案。此外,该领域还通过倡导金融包容性来对接“社会”支柱,为全球无银行账户人群提供无边界的低成本交易通道。从治理角度看,区块链的透明性与不可篡改性可用于追踪绿色债券和碳信用,确保资金可验证地用于其声明的环境或社会影响,从而强化新兴资产类别的ESG治理维度。
5.WikiFX在全球推动透明合规交易环境,您如何看待其在协助投资者理性参与数字资产领域的角色?
WikiFX扮演着第三方监督者与信息服务商的双重角色,对于促进透明合规的交易环境功不可没。该平台主要专注于外汇,并日益扩展至数字资产交易商领域。其透明度承诺通过全面的交易商审核流程实现,包括评估官方监管牌照(来自FCA、ASIC、NFA等机构)、运营信用评级,甚至对其全球办公地点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公开分享这些详细信息,包括交易商的监管状态、风险敞口及用户投诉,WikiFX减少了常常被欺诈或监管不善的运营商所利用的信息不对称。这些集中且经过核验的数据使用户能够快速完成尽职调查,实质上构建了一个驱动交易商维持高标准治理与伦理实践的全球“监督体系”。
对于涉足高度复杂且常具波动性的数字资产领域的投资者而言,WikiFX的角色对于做出负责任的决策尤为关键。加密货币与数字资产市场碎片化、缺乏全球统一监管,且易受诈骗和资本不足交易所的影响。WikiFX通过将其成熟的监管查询模式应用于新兴的数字资产交易商和平台,帮助投资者穿透市场迷雾。通过提供风险评级分数、曝光虚假或克隆交易商、以及汇总实时用户反馈,该平台帮助投资者在投入资金前筛选出合法运营方。此项服务对于最小化交易对手风险、避免直接欺诈至关重要,使投资者能够将注意力集中于那些展现出对合规、安全及运营稳定性有坚定承诺的平台。
6. 对于致力融合可持续性与金融科技创新的创业者,您有何寄语?
诸位须知,致力于融合可持续性与金融科技的创业者们,需认识到这一交叉领域已非边缘战场,而是金融业的主流未来。诸位拥有独特的机遇,可同时应对全球两大紧迫挑战:填补万亿美元级的气候行动资金缺口,并重建金融体系的信任基石。请将创新聚焦于创造使绿色选择成为默认选项的产品。这意味着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透明、可验证的ESG数据,并运用AI分析投资组合中的气候风险。最成功的初创企业将不仅仅报告影响力,更会将影响力直接嵌入交易本身,无论是通过通证化碳市场、自动化绿色信贷,还是奖励可持续行为的游戏化储蓄方案。
在此领域取得长久成功的关键,在于铸就企业的内在韧性并实现外部互操作性。监管环境正朝着强制气候披露、碳定价及数字资产新规的方向快速演进。请构建高度敏捷的企业架构与技术体系,将合规视为内在的设计特性,而非外在负担。确保您的平台既能与现有金融基础设施无缝集成,又能满足可持续投资者对尖端透明度的要求。当下若能构建稳健、合规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便能抢占显著市场份额,成为连接资本与真正可持续的全球经济的关键枢纽。
关于WikiEXPO全球专家访谈
作为WikiEXPO的主办方,WikiGlobal致力于通过线下展会促进国际对话与合作。通过联动金融监管、科技与治理领域的全球专家,WikiGlobal旨在深化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的融合,提升监管效率与精准度,并推动行业自律。凭借这些努力,我们激励金融机构采纳最佳实践,构建一个更透明、更具韧性的生态系统,最终为全球投资者创造一个更安全的交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