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银行力图实现政策正常化
■ 日本银行力图实现政策正常化,而欧美其他中央银行则强调限制性政策立场
■ 双方意图逐步调整政策以达到长期中性利率,显示出明显差异
上个月,日本银行(BOJ)在黑田前总裁任职期间约11年后重新审视了货币政策框架,决定走向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步伐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然而,就展望而言,基于目前的经济和物价预期,预计短期内宽松的货币环境将继续存在。与此同时,已经进行了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欧美其他国家正在转向维持政策利率不变,并且已经进入基于未来数据考虑的讨论阶段,例如何时开始考虑未来降息等。有趣的是,在考虑到未来降息的欧美中央银行中,与日本银行不同的是,目前强调维持充分限制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理解日本银行寻求进一步加息以追求货币政策正常化,以及开始考虑降息的欧美其他中央银行坚持限制性货币政策之间貌似矛盾的主张的关键在于“中性利率”概念。中性利率指的是不过热也不过冷的中立利率水平。此外,它不是实际观察到的利率,而是根据经济和金融理论进行估计的。一般来说,名义中性利率的值长期来看是基于自然利率和费希尔方程式,即潜在增长率和预期通胀率之和。各国中央银行的目标是在中长期内引导政策利率达到名义中性利率水平,以实现价格稳定并实现经济的均衡状态。
欧美其他国家已经承认,通过自2022年以来的大幅加息,政策利率已经超过了名义中性利率水平。尽管通胀率仍远高于目标水平,但由于货币紧缩效应开始显现,经济增速放缓和通胀减速正在观察中,因此可以预见政策利率将会回归到名义中性利率水平。维持足够限制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逐渐降息来保持政策利率高于名义中性利率水平,并不是否定降息本身。相比之下,由于日本的政策利率远低于名义中性利率,因此需要在中期内进行多次加息。日本银行主张继续宽松的货币环境,并非是否定像欧美国家那样迅速加息,而是暗示着逐步推进货币紧缩的步调,而不是否定进一步加息。这两者都不是关于未来货币政策方向的说明,而是关于政策调整的步伐。
硅谷银行的真正问题出在负债端,但这不是银行的问题,而是储户的问题。这些储户也不是一般散户,而是硅谷的创投公司和风投。
10家上市银行集团都已公布今年七月至十月季度业绩,表现不尽理想,2家蒙受亏损,3家净利比去年同季退步,5家净利比去年同期增长
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日前发布新闻稿称,有64家银行将参与其小银行制度(small banks regime)。这些银行已登记参加该制度,并符合所需的标准。小银行制度旨在减轻小型机构的监管负担,尤其是流动性良好、资本充足的机构。
澳大利亚证券及投资委员会(ASIC)日前考虑并批准了澳大利亚银行协会(ABA)的《银行业务守则》(Banking Code of Practice)的更新版本,该版本将于2020年3月1日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