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案件概况:跨国外汇投资骗局疑致约495名受害者、累计损失逾1.36亿令吉;涉案团伙成员含印尼/俄罗斯人士,疑以“高回酬”为噱头行骗。 最新动作:大马国际人道组织(MHO)向武吉安曼商罪部提交2名关键证人与3类核心证据(WhatsApp对话、转账记录、1小时20分Zoom视频)。 核心风险:社交媒体引流、假专家背书、积分或门槛式“解锁收益”、锁提现与“再入金”诱导。
马来西亚近年的外汇投资诈骗愈发复杂,涉案主体跨境、多层资金走向与“专业外衣”层层伪装,让不少受害者在“锁提现”“补缴税费”与“合规审查”之名下被反复拖延。近期,大马国际人道组织(MHO)再度推动案件进展:在警方调查一年未见显著突破之际,MHO 直接向武吉安曼商业罪案调查部提交两名关键证人与多项电子证据,力求补全证据链、避免案件被定性为“无进一步行动(NFA)”。本文以叙事方式梳理案情脉络,复盘诈骗“套路图谱”,并给出结合 WikiFX 的合规核验与维权路径,帮助投资者在信息噪音中建立“可操作”的安全边界。
回望时间线可见苗头由来已久。自 2016–2023 年,涉案团伙以“外汇交易”为幌子吸金,公开承诺“每月 1%–2% 回酬”。然而自 2023 年起,承诺收益戛然而止,越来越多投资者不仅无法继续领取所谓“回酬”,连本金赎回也被层层设限。2024 年 12 月 9 日,MHO 在槟城国家银行外召开记者会,明确指向一家分别在印尼与纳闽注册的公司涉嫌诈骗,初步估算涉案金额逾 1.0475 亿令吉。到 2025 年 7 月 22 日,MHO 再次披露590 万令吉新损失,显示疑似“换壳重来”的惯用手法。
为何调查迟滞?一方面,团伙通过多层账户与跨境资金流转稀释痕迹;另一方面,又利用“外汇专家”人设与假牌照的视觉背书制造专业感——官网张贴监管 Logo、PPT 摆出“审计报告”,配合本地中介负责招募投资者、境外人员操盘与清算,形成“分工精细”的链条。面对这样的“跨国投资骗局”,要从“传言与截图”走向可诉的司法事实,必须打通“人–事–钱”三要素。
这正是 MHO 最新动作的意义所在:向警方提供两名关键证人(团伙前员工与中介,非受害者身份,且与首脑直接联系)以及三类核心电子证据——包含 WhatsApp 对话记录、转账记录以及长达 1 小时 20 分钟的 Zoom 视频。若证据链成功闭合,便能大幅提升起诉概率,避免滑向 NFA。
这类马来西亚外汇骗局并不靠单点忽悠,而是以“流程化”推进心理操控。
第一步是引流:通常从Facebook、WhatsApp、Telegram、Discord等平台投放广告或散布“内推名额”,以“机构通道”“保本保息”“月回酬 1%–2%”等高频词吸引意向流量;随后安排进“私密群”,并以“只在群里发布内部消息”为由制造稀缺感。
第二步是塑造权威:由所谓“印尼/俄罗斯外汇专家”主持直播、课程或 Zoom 路演,辅以“假合规”的视觉包装——官网挂监管 Logo、用 PPT 展示‘审计’或“牌照截图”,让新手在信息不对称下迅速“交出信任”。
第三步进入资金催化:设置“积分/门槛/解锁”的机制,比如“再转入 XX 万就能到点提盈”。同时给到小额“盈利截图”,让你误以为“马上到位”,从而加大投入。
最后一步是锁提现:一旦尝试出金,便以“合规审查/风控异常/需缴税费”层层拒绝,并不断诱导你“最后一次补缴”。在这种“即时通讯诈骗”的连续轰炸中,许多人就此深陷——直到所有“门槛”都被“补齐”,资金再也回不来。
与以往只由受害者单向陈述不同,这次证人身份具有“内部链路”价值:前员工与中介直接受首脑指令,能够把“谁下达了什么指令、资金如何调度、如何统一话术”这类关键细节,通过WhatsApp 原始记录、转账流水与Zoom 会议影像一一对应,形成可供司法采信的“证据闭环”。若警方据此补强事实认定,跨国投资骗局就不再是“看得见抓不住”的影子。
对于普通投资者,建立“可操作”的自保流程,比事后追讨更有效。把以下做成你的个人“固定流程”,每次入金前都走一遍。
首先,从监管与口碑入手。牌照不能看截图,必须上监管官网真查;不要只看平台自述,可以到 WikiFX 查看评分、曝光、克隆提醒与历史变更。其次,核对域名与主体:官网域名、备案信息、客服邮箱与牌照主体名称必须一致,否则高度可疑。再次,采取小额试水:小额入金并立即做提现测试,观察速度、费用与客服解释是否一致。最后,留痕保存:把聊天记录、后台截图、转账回执与链接系统化存档,必要时可同步提交 WikiFX「曝光」与警方报案材料。
如果已经入金且出现“红旗”——比如对方口径从“保底保收益”变成“风控异常/需缴税费”,或以“极端行情”拒绝出金、要求“最后一次补缴”,应立即中止入金,保留区块链 TxID/银行凭证,并同步联系 NSRC/CCID 与银行反诈渠道,同时在 WikiFX 曝光形成公共证据,阻断更多受害者。
面对“外汇黑平台”与“克隆经纪商”,工具的价值在于把复杂度降低。WikiFX 的经纪商百科覆盖 7 万+ 外汇/CFD 经纪商主体,能直观呈现监管状态、牌照类型、业务范围与历史变更;其风险‘天际线’与曝光模块将“锁提/克隆/跨境收款”等高危标签可视化,并在核验后动态调整评分,让投资者不只“看得到名字”,还“看得懂风险”。对于已遭遇欺诈者,WikiFX 的个案分析也能帮助你梳理材料清单与维权路径,把“乱”变“可操作”。
这起横跨多年、涉案金额巨大的马来西亚外汇骗局,正在向“证据闭环”迈进一步。MHO 递交的关键证人与电子证据,有望打破“一年调查无进展”的僵局,推动案件从“调查”走向“起诉”。而对每一位投资者而言,真正决定资产安全的,从来不是“谁说得更好听”,而是你是否愿意把核验–试水–留痕–曝光写入自己的固定动作。监管官网真查、WikiFX 深核验、小额提现测试、红旗即止损——当这些成为习惯,绝大多数“社交媒体投资骗局”“USDT 投资诈骗”“积分解锁”“补缴税费”都会在你的流程里提前出局。
232名投资者联名呼吁马来西亚当局对一项号称符合伊斯兰教法的投资计划展开全面调查,该计划以"伊斯兰可赎回优先股(IRPS)"名义进行营销,现已因涉嫌虚假陈述和违规操作面临审查。据悉,投资者损失总额超过8000万令吉(约合人民币12.2亿元)。
近日,柔佛新山一名73岁退休男子因轻信网络投资骗局,损失金额高达459,000令吉。此案再次暴露出线上投资诈骗的复杂手法及其对受害者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提醒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网络金融安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近日,槟城一名47岁的教师因一则线上股票投资诈骗广告,惨遭诈骗集团骗取超过51万令吉,成为最新的受害者。这起案件再次揭示了网络投资骗局的隐蔽性和危害性,提醒公众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近日,马来西亚一名70岁的老翁遭遇网络投资诈骗,损失超过18万令吉(约合人民币27万元),此案再次为公众敲响防诈警钟。